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

談教育該不該排名

     
        最近教育部又來了一封公文,禁止學校在學生成績上有排名的動作,作為下級單位的執行者,一定遵照辦理,不敢有異議。只是我一直覺得納悶的是,這已經是很久以前的規定了,學校單位也大致都能遵照規定辦理,在獎狀部分不排名次,僅以成績優良呈現等第。莫非有學校不遵守規定,所以教育部重申命令,要底下確實遵守。
        在國小階段,因為沒有升學競爭的壓力,所以絕大部分的學校應該都有做到上級的規定,不公佈學生的成級排名。但在國高中階段,因為各校升學的競爭的關係,公佈學生成績排名已經是眾人皆知的祕密,各校都有自行運作的方法,關心子女在校成績的家長,也都有管道獲得全校的排行榜,所以這樣的公文,讓我開始思考一些現象,不公佈成績排名究竟是不是真的可行?對教育是否真的有幫助?
        從人類發展的觀點來看,有競爭才會有進步,只要有競爭一定會有排名。就拿最近PISA公佈世界各國教育的排名來看,這也是一種國與國之間的競爭,世界各國都關注自己國家的排名序位,只要稍有落後,便紛紛提倡教育改革。台灣自是不例外,去年台灣排名落後甚多,一片檢討聲浪,有學者倡議加強PISA課程,甚至連補教業者都開始推出PISA加強班。所以看起來,不公佈排名有點違反人性。
        從公平正義的觀點來看,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,必須獲得相等的對待。芬蘭教育前幾年在國際PISA競爭的排名,遙遙領先許多先進國家,獲得全世界的讚嘆,何以芬蘭可以在教育這麼成功。而芬蘭教育最大的特色是不給學生排名,重視學習落後的學生,把每個孩子帶上來,這樣的教育理念已成為教育界學習的典範。台灣教育當局想學習芬蘭精神,改變升學領導教學的生態,所以禁止排名成為台灣教育界推動的重點,希望打破排名,讓教學能正常化。但個人以為,我們只學到皮毛,未習得精髓。所以推動的成效不佳。
        國民教育法第一條開宗明義提到:『國民教育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,以養成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。』,但經過半載的教育改革,台灣教育的現況仍然還是以智育為主,其他四育仍然未受到同等重視。最近一波的十二年國教改革,試圖減輕學生的升學壓力,鼓勵學生發展多元潛能,但照現況來看,明星學校的光環還在,升學考試壓力仍然未減,當初的理想似乎也越來越遠。
        現代教育思潮已轉向多元智慧,重視每個人與眾不同的天賦,性向。唯有教育能打破紙筆測驗的限制,朝向多元評量,每個學科領域都能獲得均等重視,讓藝術取向的孩子揮灑創意,讓運動取向的孩子能伸展跳躍,教育改革才有成功的可能。到時候智育排名不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,因為每個領域都會有傑出的人物出現,廚藝排名,運動競賽排名可能才是大家最關注的重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