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5月15日 星期一

校長給畢業生的祝福


人生就像跑馬拉松,不要怕輸在起點,而要贏在終點。
這是今年年校長給畢業生的祝福,樂在跑步的我,從跑步的過程領會了許多道理,與畢業生共勉。

循序漸進
跑步看似簡單的運動,但很多人卻在跑步的過程受傷,通常都是因為暖身不夠,還有急於求功的心態。跑步前需要先活動筋骨,讓身體適應一下,如果沒有經過伸展就起跑,通常肢體的協調性較不順暢,容易造成扭傷或拉傷的狀況。一開始的跑步可以緩一些,讓身體慢慢找到適合的節奏及頻率,等到開始冒汗,就可以加快速度,調整步伐,到後面會越跑越好。若是平常沒有運動的人,一開始跑步切忌貪多,應該每次要少跑一些,但增加跑步的次數,這樣才能讓身體適應逐漸增加的強度,而不會在跑步之後造成肌肉痠痛,甚至導致身體的受傷或不舒服,對跑步敬而遠之。

持之以恆
跑步沒有奇蹟,只有累積,這是長跑界的名言。跑步的初期,通常跑起步來會很辛苦,但只要持之以恆,逐漸增加跑量,身體會逐漸適更遠的距離,更快的速度,經過一段時間後,跑步會變得較為輕鬆,身形也會產生變化,變得更加精實苗條,來適應高強度的跑步。許多馬拉松好手,都是經年累月的練習,才能達到超前的成就。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,課業的學習和技藝的練習,都是需要長時間的
投入,才會有所成就。

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
每個人的人生,因為出身背景的不同及天賦的差異,起跑點本來就不公平,但是上天給大家一樣多的時間,每天都是24小時。只要能找到方向,設定目標,願意將時間和心力投入的人,最後通常會有所成就。祝福所有畢業生,都能找尋到自己的方向,勇敢追夢,成就燦爛人生。

2023年5月12日 星期五

談學習動機與環境


學習動機與學習環境何者重要,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學習環境的營造比學習動機重要,其實兩者是相輔相成。但若分開來比較,以個人在教育職場服務多年的經驗,覺得引發學習動機應該還是較為重要。早期的學習環境,資源不足,設備簡陋,但學生具備很大的學習動力,因為不努力,可能就會沒飯吃,往往能克服環境的限制,找到學習的方法而有所成就。現代生活,資源豐富,設備充足,資訊隨手可得,但學生的學習動力反而薄弱,可見得學習環境並不是影響學習成效的主要原因,學習動機才是。

學習動機又可分成外迫的動機與內在的驅力。

升學主義下的學生學習,目標很明確,就是在每次的考試獲得好成績,因此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下,只要有點聰明,通常都容易達到目標,學習上自然感到有成就,成為考場的常勝軍。但這樣的學習動機,在上了大學之後,有些學生會開始覺得茫然,因為努力的目標不見了,而喪失了學習的動力,這是外迫的學習動機,可能來自家長的期望,師長的要求,而形成的一種學習動力。有些競賽的場合,因為需要上台與人競技,而形成一種學習的壓力,強迫自己練習,技藝因此獲得精進。但比賽過後,因為努力目標的中止,也會讓人不想再繼續練習,這也是外迫的動力。

自發性的學習動機則不同,有人聽了一首歌曲,覺得旋律很美,想要學習如何演奏,讓自己也能表現出美麗的音色,因此透過不斷的練習,而讓自己演奏的技巧提升,這就是內在的驅力。有人看了一幅畫,覺得意境實在是太美了!很想仿效,因此開始學習作畫,加入畫室學習,經過不斷的練習,終於能讓畫作表現出自己想要的感覺,這也是內在的驅力。有人對自然生態很好奇,不斷的觀察研究對象及尋找相關的知識,最後成為某領域的生態專家,這也是內在的驅力。

內在驅力源自有感而發,感動很重要,在教育的過程當中,應該加強美感的教育,透過作品的賞析指導與感官的體驗,提升學生感受的能力。學校可以辦理多元的活動,提供學生表現競技的舞台,透過同儕學習,加強多元化的技能學習試探,讓孩子的天賦與專長得以發揮。

外迫的動機與內在的驅力兩者在國小學習階段都相當重要,其實兩者也是相輔相成。有些孩子需要多點要求才能努力,有些孩子則能找到自己的學習興趣,不需威逼,但更多的孩子是介於兩者之中,需要多點鼓勵,多點指導,最重要的還是引發學生學習內在的動力,這才是最為長久之計。

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

談學習扶助與補教教學的重要性


  學校教育該如何推動學習扶助計畫,讓老師認知到補救教學的重要,幫助學習落後的孩子,是值得了解及探究的課題。

  教育部於108年修正原補教教學計畫為「學習扶助方案」,旨在提供學習落後學生適當的學習協助。該要點的目的如下:
  (一)篩選國語文、數學、英語文三科目(領域)學習低成學生,及早即時提供學習扶助,弭平學力落差。
  (二)提升學生學習效能,確保學生基本學力。
  (三)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理想,實現社會公平正義。

  學習扶助計畫的推動方式,包括:補救教學、學習輔導、親師合作等。
補救教學是針對學生學習落後的情況,針對個別學生進行教學,提供額外的學習機會。補救教學的重要性在於,能夠針對個別學生的需求進行教學,並提供不同於一般課堂的學習體驗。 此外,補救教學也能夠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、自信心,以及對學習的興趣。
學習輔導則是透過輔導老師協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,以達到學習目標。 
親師合作則是強化家庭和學校之間的溝通,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,並共同協助學生學習。

學習扶助實施的策略
  學校教育要如何推動學習扶助計畫,讓老師認知到補救教學的重要,幫助學習落後的孩子?現今,教育界對於學習扶助計畫的推動非常重視,以下是幾點可以推動學習扶助計畫,並提高補救教學成效的方法:
  1. 加強師資培訓:培養老師具備補救教學的能力,讓老師能夠更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,並運用適當的方法進行幫助。
  2. 補救教學資源: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資源給學生,例如線上學習平台、教學影片等,並且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教材。
  3. 學生學習評估:善用科技化評量系統針對學生進行評估,掌握學生學習的進度與成效,進一步做出適切的補救措施及個別化的教學方案。
  4. 改善學生學習環境,營造學習氛圍,鼓勵學生參與學習活動。
  5. 建立學習檔案,針對學生學習情形進行分析,以便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。
  教育是尋求讓孩子更好的可能,對於學習落後的孩子,我們應該秉持永不放棄的態度,拉拔每個孩子,讓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,發展出生命的潛能,學習扶助的精神就在於此。👍

延伸閱讀:
學習扶助如何教得有效?由誰來教?測驗、資源、教學準備一次看

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

淺談快樂學習

  初任教職時,對於快樂學習這件事非常嚮往,認為學生就是應該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學習成長,學習應該是輕鬆愉快的。因此在教學上會盡量以營造輕鬆氣氛,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為方向,希望學生能學得快樂。等到年事稍長,開始反思快樂學習這件事,覺得應該好好探究一下學習的目的。我們真的能放心讓孩子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下自由學習,而期待學習有所成效。

  世間萬物的道理似乎都有相通之處,從照顧植物的過程,也似乎能明白教育的道理。田園的植物,若未經整理,很容易呈現荒煙蔓草之態。如果希望果樹長得好,則必須除草,施肥,給予支架及適當的疏果及修剪枝葉,果樹才能長得好。教養孩子的過程,如果是採取放任式的教養,孩子很容易變得沒有規矩,言行容易走偏失態。如果是給予適當的教養,對孩子的言行有所規範,孩子長大後通常都會行為有度,舉止合宜,這是淺而易知的道理。

  再從學習技藝的過程來看,任何技藝的學習都是必須辛勤練習,才能有所成就。例如一個運動競技高手,通常都是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不斷的練習基礎動作,犧牲休閒娛樂時間,才能讓技藝精進,在競技場上大放光芒。觀眾通常只看到傑出運動家在競技場比賽時的傑出表現,但很難看到運動家在背後辛勤練習的身影。

  技藝的強化需要基本功,但這些基本功的練習通常都是枯躁乏味的。例如想要在直笛吹奏有所精進,需要經年累月的不斷練習基本吹奏技巧,才能靈巧的運用,吹奏出動人的樂章。

            學習需要熱情,有熱情才有持續學習的動力,而熱情往往來自於興趣。若要解釋快樂學習,我會認為,對自己有興趣的事物,願意投注心力學習,才是快樂學習的真義。不過有些學習,也有可能一開始不感興趣,但因為願意投入,後來產生興趣的也是不少,因此千萬不要自我設限。

  所以快樂學習絕不是輕鬆學習這樣簡單的定義,而是需要奠基於辛勤的練習,忍受學習時的枯燥甚至失敗,一旦精熟且能融會貫通,學習所帶來的成就,將會是快樂的!

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

活力文光 健康校園

  

  國民教育的宗旨,以養成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,其教育目的在透過人與自己、人與社會、人與自然等人性化、生活化、適性化、統整化、現代化之學習活動,傳授基本知識與技能,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,培養身心充分發展之健全國民。

        文光國小以『活力創新』為學校發展之願景,致力於培養具有健康活力,勇於創新的好兒童。更以「感恩好品格、健康好兒童、創新好品質、卓越好成就」四大面向,作為學校教育發展主軸。

        為了達成以上的願景目標,文光國小致力於改善校園環境設施,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。並在課程教學上,致力於健康促進學校的營造,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健康有活力的文光兒童。

        去年學校將老舊的運動場及PU跑道重新整建,並完成新建兒童遊戲場,提供學校師生及社區民眾更加安全舒適的運動遊樂空間及設施。新的跑道設計採紅藍雙色配置,醒目的顏色,讓校園色彩整個鮮豔起來。新的兒童遊戲場,以綠野仙蹤為主題,獅子溜滑梯與綠色大圓球成為校園一大亮點,小朋友更是樂於遊戲其中。

  在課程教學方面,文光國小長期致力推動民俗體育運動,獨輪車及跳繩是學校的特色亮點,對外比賽屢創佳績。近幾年,政府開始推動普及化運動,學校師長也運用晨光時間加強學童對於樂樂棒球、籃球、跑步及跳繩的練習,來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。學校更開辦許多的運動性社團,有直排輪、扯鈴、足球、柔道、跆拳道、籃球等多元運動項目,從小培養學生對運動的探索及興趣。

     健康是一切的根本,唯有健康才能活得精彩有活力。維持健康必須靠適當的運動,而運動習慣的養成需從小扎根。感謝前人立下這樣的願景,讓文光的學童有良好的運動風氣及健康的身體,更讓校園充滿活力。